2)183、愿者上钩_玄幻:我一剑重回十万年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竿的宋濂一句话,让斜对面的上官若言身形一震。

  被宋濂邀请来钓鱼,她就感觉宋濂怕是有话要对自己说。

  只这一句就叫破自己身份,让她还是有些惊讶。

  “呵呵,八十年前,南征赵国,那时候我在上官大人麾下做粮草调度。”见上官若言表情,宋濂轻笑一声道。

  宋院长还在军中做过官?

  上官若言有些好奇的看向宋濂。

  “我辈皇城书院弟子,不为国家百姓效力,这一身才学又有何用处?”似乎看破上官若言的心思,宋濂淡淡说道。

  皇城书院弟子!

  宋院长竟然是皇城书院弟子!

  上官若言心中更是惊讶,忙道:“宗师见谅,上官若没想到宗师也是出身皇城书院。”

  说完,她轻声道:“我爷爷他现在在家休养,只是当年伤了根基,难以提升修为。”

  “我知道,”宋濂点点头,目中透出一丝缅怀:“当年上官大人为保大军后路,率领麾下三千将士,在望芦坡阵战三天三夜。”

  上官若言知道这些事情,只是此时再听,依然心潮涌动。

  “当时,我调往上官大人军阵的兵甲就有三万。可回来时,剩下的八百残卒依然衣甲不整,可见当时战况之惨烈。”

  宋濂说着,脸上显出一丝敬佩之意。

  “也是那一战后,赵国安稳了,大楚百姓安生了一甲子。”

  “我重回书院后,苦修十余年,成就大儒后,便来了昌宁,这一呆就是一甲子。”

  ……

  似乎谈心很高,宋濂像一个寻常老人一样,念念叨叨,讲述起往事来。

  上官若言认真听着。

  这是一位儒道前辈的经历,其中很多道理都是她不曾明白的。

  便是韩啸,此时也在认真聆听。

  儒道在后世已经消亡,这些儒道大家的经历,能让他对儒道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
  便如这一会,他能感觉,身上的玄黄之气有了一丝波动。

  他身上的玄黄之气之厚重,已经不逊于那些修行数十年的大儒。

  之前借助天道共鸣,已经能与宗师比肩。

  这一会,能让他的玄黄气产生波动,便抵得上一次顿悟。

  “哗——”

  当鱼漂一沉时,他鱼竿一抬,提起一条近尺长的鲤鱼来。

  “呵呵,这可算是愿者上钩啊。”

  宋濂笑着说道。

  “听宗师授业解惑,此鱼必是感念恩德,特来送食。”上官若言轻声道。

  “这水潭的鱼不错,不管是煮汤还是炙烤,都定是鲜美无比。”韩啸一边将鱼捉住,一边笑着道。

  上官若言白他一眼,转过脸去。

  不管是她还是宋濂都是话里有话。

  当此时,上官若言来边疆之地,入书院做教习,如果说无所求,那是不可能的。

  但正如宋濂所说,愿者上钩,来书院,也不会平白让你在此得到所求。

  只有付出,才有回报。

  而上官若言的话,必感念恩德。

  上官都尉府表面风光,但老都尉修为无法寸进,而且按照这样的情况下,已经时日无多。

  一旦上官春秋归陨,上官都尉府的富贵荣华立时就要烟消云散。

  皇城那种地方,可不是善地。

  上官若言来边关,所求就是一份能让上官都尉府荣华依旧的功劳。

  为这功劳,上官若言可以付出很多。

  虽只说一句,上官若言与宋濂已是大城协议。

  只是煞风景的韩啸,却在旁边不知所云。

  “快点,你那鱼漂沉了!”韩啸忽然一指上官若言的鱼漂高声道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liao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