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二十一章 异族忠臣双双求殉_唐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都说人活一世,草木一秋,无论贩夫走卒,亦或帝王将相,都躲避不过宿命的轮回,虽说来去空空,然却又不得不为子孙后代考量遗留。

  穷困而死,所留不过隔夜之粮,富足之家,也富不过三代,王侯将相则留下父辈荫护或世袭传承,而李世民却为李治留下了一个称霸四海的大帝国。

  李世民垂危之际,让李治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,让大唐第三位皇帝,看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无穷尽的父爱,李治又怎会一继位就打破先皇的决定?

  长孙无忌也生怕舆论会对他不利,不敢过多摄政,可他如何能忍下这口气?

  眼看着就要将徐真给办了,他却偏偏掏出密诏来,非但不能办他,居然还让他当了镇国大将军,上柱国,而且还要参豫政事!

  镇军大将军是何等的荣耀?那些开国功臣许多都未能得到这头衔,上柱国也一样,连开国功臣终其一生都得不到的东西,凭什么就让徐真这么一个小子拿了去?

  程知节虽然早已封了国公,可也是去年才得了镇军大将军的头衔,徐真六年前还只不过是长安城中一名武侯,如今位列上柱国,如何让人不嫉妒?

  再者,本朝被封为上柱国的人并不多,诸如秦叔宝和李靖这等军中巨擘,才封了上柱国,若非战功显赫之人,如何能得到此等荣耀之勋?

  这里有必要解释(.2.)一番,唐朝官位由职事官、散阶、勋官和爵位构成,职指的是在具体的部门任职,比如尚书令、侍中、州刺史等,而散阶则是散官,如徐真先前的冠军大将军,如今的镇军大将军,都属于武散,至于勋,则是柱国,上柱国等,用以表彰功勋,爵位就自不用说了。

  其实到了李世民的时代,册封的上柱国屈指可数,这也是为何徐真受密诏而得封上柱国,会让人如此的羡慕嫉妒恨。

  自从徐真进入朝堂的视野之后,他就一发不可收拾,一路胜仗又一路升迁,这六年来的晋升轨迹,简直就是一条冲天的直线。

  虽然也曾受过诸多诘难和阻挡,可如今回头再看,阻挡徐真脚步的那些人,如今又在哪里?

  可这一次不同,因为这一次想要阻拦徐真脚步的,是长孙无忌!

  作为当朝首辅,李治的心腹依托和依仗,长孙无忌已经达到了自己官场的最巅峰,可如今,有密诏在前,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徐真华丽地跳出了这趟污水。

  其实李治还没有宣布密诏的另一项内容,那就是关于李勣的任免问题,在密诏之中,李世民同样向徐真嘱托了这件事,内容几乎跟他嘱托李治的一模一样,先黜李勣到叠州,若不赴任,立即除掉!

  好在深谙圣意的李勣连家都没敢回,直接就赴任去了。

  这也让李治明白看出一个问题,那就是在李世民的心中,托孤的人选,除了长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liao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