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零三章 圣人天罡慈恩偶遇_唐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毕身行道,以报国恩,玄奘之幸甚。”

  圣上闻言,眉头微皱,不过这也不是玄奘第一次拒绝还俗,李世民也不好在纠缠。

  其时中土佛教已经颇得人心,玄奘归国之后,信奉者更如天上之繁星,地上之蝼蚁,数而不可胜数,若将这些信徒掌控起来,又何愁人心不稳?

  可惜的是,玄奘并不想让佛教徒沦为社会舆论导向的工具,是以多次拒绝了李世民,而李世民还以为玄奘仍旧心怀不满。

  想当初玄奘上表请求西行取经,他李世民是拒绝的,玄奘只能私自出发,游历了十八年才载誉归来。

  回归之时,李世民还在洛阳,忙不迭亲自接见玄奘,初次见面就生了让其还俗之念,玄奘自是以翻译经书为由,推脱了李世民。

  玄奘为了探究佛法,一人西行五万里,历经苦难才到了天竺的那烂陀寺取得真经,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大小乘之法。

  贞观十五年之时,玄奘抵达中天竺,戒日王优渥礼待之,并决定以玄奘为论主,于曲女城中召开辩论大赛,东西南北中五天竺共十八位国王,三千多大小乘高僧与外道二千余人参加大会。

  其时玄奘讲论,任人问难,但无一人能予诘难,一时名震整个天竺大地,被大乘尊为“大乘天”,小乘则尊为“解脱天”,戒日王又请玄奘法师参加五年一度,历时七十五天的无遮大会,这才让玄奘载誉而归。

  玄奘法师带着佛舍利一百五十颗、佛像七尊、经论六百五十七部,回到了长安,此时圣上御驾亲征辽东,已驻跸洛阳,得知法师归国,诏令在洛阳接见,法师不得不奉诏匆匆上路,并在洛阳宫的仪鸾殿受到了圣上的接见。

  其时洛阳人无不弹冠相庆,倾城罢市,共睹法师尊颜。

  离家十八载,法师难免思乡情切,见家乡东南的少林寺远离世尘,清幽静谧,遂向圣上表示,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,然而圣上并未应允,就像当初不准他西行一般拒绝了他,法师不得不折回了长安来。

  若是寻常人,自是心有不满,然法师早已看遍了红尘,心台清净,不受尘埃,根本就没有将这些当成烦扰,反倒是李世民自己猜测,玄奘法师是因此记恨才拒绝还俗的。

  法师的气质由内而外,感染着诸人,李世民很快就放下了心中的羁绊,由法师陪同着,在慈恩寺中游览,又有苏元朗和李淳风相陪,这寺中幽静清新,让人心旷神怡,偶尔传来的诵经声洗涤心灵,似乎真能抛弃一切凡尘的牵绊和骚扰一般。

  如此悠然而行,到了一处偏殿,圣上匆匆一瞥,却见一道人趺坐于之上,望着佛像发呆,颇感好奇,遂移步而观,见那道人兀自出神,李世民不由觉得有趣,遂开口问道。

  “你这道人,怎地到佛堂来发呆?难不成想弃道而入佛不成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liao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