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81节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_大唐第一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点五左右,是原先经营着一家丝绸成衣店铺。存了一些钱,然后买了长洛铁路的股票。

  最少的一个,只有十手,原本是长安城卖豆腐的一家小店店主。

  这些人,捧着足有四百多页的状纸竟然跑到了长安令的公堂之上,不算告状,只是想讨个说法。长安府司法参军接了案子,可看来看去,他又把案子移到了商业部。可商业部查看过之后,他们管不了。因为铁道部和他们是一个级别。

  所以,这四百多页状纸又交到了刑部。

  刑部下属大理寺看过案卷之后,当值的主官思考再三,竟然把这状纸原封不动的送进了宫里,还附上了一份表章,认为可详查,但此事牵扯到了工部、户部、耀州、秦王府、铁道道、长洛铁路管理司,所以请圣上先御批。

  李二看到这份东西,非但没有生气,反倒是乐了。

  第一个案卷,就写了差不多四十多页,详细的说明的全部的过程。

  按照长洛铁路账目在股市公开的原则,不仅仅是每天运营的费用,就连建造时的账目也要全部公开,几千个拥有长洛铁路的股民,竟然各自分工,却是将整个账目给审了一遍。也没说是谁的错,总之不清楚的地方,非要一个明白。

  第一个案子就是钢轨的价格。

  竟然有人记录过长安城、耀州两地钢价的变化。

  所以其中有两笔,在时间上很模糊,就是在长安城精钢价格往下降的时候记账的。再往后的,价格已经低下来了,可就这两笔,采购的时间上,那价格应该已经降下来,可事实上,却还是老价。

  这一下,就是八千吨精钢。

  然后第二案,就是树苗。这各种树苗的价格,比市面上高出了差不多一成。所以股民们要讨一个说法。

  再下来,就是修车站的费用。

  最后一项大的,就是火车厢体的价格前后相差级大,忽高忽低,似乎就象是一会涨价,一会又掉价了,这些股民们就必须要讨一个明白。

  再往后,就是零散的小问题,相差不过几十贯,数百文之类的小钱。

  李二兴趣十足的翻看着,三百多页原本以为是结束了,可后面就是更多建议类的。

  比如,一列火车的提供饮食的,不能只是一家。他们卖的差,坐车的人骂的多。可账目中却根本没有提到这卖饭的上交过任何利钱,所以一列火车,必须要有三家卖吃食的,然后还要收取一定的钱。

  车站的通道,运货的与走客的应该分开。

  之类的许多建议。

  李二看过之后,大笑。

  建铁路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贪污,李二是绝对不相信的。因为这条长洛铁路,虽然名为工部建造,耀州提供帮助,秦王府监督。可事实上,差不多就是耀州那里出的主力,技术部分的骨干,全是耀州派出的。

  就算不是耀州派人,只说一个秦王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liao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