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21节 又到秋收前【第二更】_大唐第一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时候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收粮了。

  江南道那边已经有电报过来,水稻已经开始收获,采用的良种种植与简单的堆肥技术,亩产大约可以达到平均三石以上,最高亩产大约为四石。

  淮南道也发来电报,他们也是丰产年,最多还有三两日,就要开始组织秋收了。

  江南、淮南两道没有什么粮仓的压力,只是稻米的话这样的丰年还不至于让粮仓装不下。可河南道却是不同了,以洛阳为中心,整个河南道玉米种植、秋季的红薯这两项,预计在八月十五左右,就会收获。

  数量……巨大!

  可就是这样巨大的数量上,李元兴依然认为不够。

  “皇兄,眼下看似关中的粮食够了,但未来五年呢?”

  李二离开了书桌,坐到李元兴旁边:“五郎,你继续讲。未来五年后会如何?”

  “皇兄,先算人口。人口有三笔账要算。”

  刚刚坐到李元兴身旁椅子上的李二又站了起来,回到了书桌后,打开一张纸:“五郎你继续说,你自称算学不行,但算账的本事却不是普通的高明。”

  李元兴笑笑,站在书桌前。

  “皇兄,这第一笔自然要算人口的增长率。其实就是年末人数减去年初人数之后,再除以年人口数的平均值。这个指数,如果是零的话,就代表着人口没有增长。当然,我们不用太复杂的计算公示,我们用最简单的算法,就是一个女人生几个孩子,一户当中,会生几个孩子。”

  提到公示,李元兴怕给李二讲不清楚。

  李二呢,也不想要复杂的公式,他要的只是数字。

  “皇兄,如果大唐这五年来,适龄的夫妻。按臣弟那生了孩子就减税的说法,大唐平均一户,这五年怎么也有三个孩子吧!”

  听李元兴这么一算,李二摇了摇头。

  “五郎呀,你小看这生孩子减税的政策了,按大唐现在的情况,一户适龄,平均是一男二又四分之三女。当然如果加上侍女婢女什么的,这个数值差就更大了。你要知道,隋末战乱,强征兵源,男人死了有多少?”

  “那皇兄说生几个?”

  “一户五个最最少,五年,大唐少说也能增加上千万的新生孩童。只要你五郎敢说多生娃娃就减税,甚至免税,这个人口增加的数字绝对超出五郎你的想像。要知道,普通百姓可没有那么多的乐子,到了晚上还能干什么?”

  被李二这么一说,李元兴倒是有些后怕了。

  “皇兄,照你这么说。这减税之事倒是要重新考虑了,臣弟有些心虚呀。这一千万人口。就按每个人每天一斤来说,一年每个人就是四担,这粮食就需要少说也要四千万担。”

  李二在纸上记下了:“四千万不够,一天一斤真没多少!”

  李元兴把这一条让过:“皇兄,第二本账是异邦各族,他们不种粮食。当他们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liao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