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49节 加粮税【新年第一更】_大唐第一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”

  李元兴一听这话,自然就明白了。

  不过李元兴记得,自己曾经对崔君肃提到的人均收入这一项,但大唐多是以户来计算,以所就没有人均收入,而是户均收入。

  无论那一种计算方法,总是一个合理的衡量标准。

  柳冲冲拿出一张纸来:“某在参与核查之时,知道几个数字。京兆长安县,原有四千八百户,距离上县只有二百户的差距,因为在京兆所以也定为上县。这四千八百户,在武德九年的年收为,每户十一贯八百六十一钱!粮七百斤!”

  每户约十二贯,也就是每一家收入折后世算起来,六千多元钱。

  唐朝,一户与一家的概念是有质的区别,大家族可以一家有几百口子人,但成家之后就单独立户,有时候一家就是几十户。所以一户就是平均人口五口人,其中肯定会有一两个没有成年的。

  所以,这个数值算起来,不算是穷苦了。

  当然,这是平均数值,并不是最低数值。

  “殿下受封秦王,京兆长安县与耀州就是殿下的封地,耀州臣下不知,但长安夏收之后,户部拿出一个数据。”

  李元兴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,因为长安县的农户过的不错。

  “京兆长安农籍,最穷的一户贞观元年上半年,收入二十六贯三百一十七钱,粮五千斤!”

  “五千斤!柳长史可否看错?”当下就有一个县令惊呼。

  前文提及了,在大唐官员之间并没有那么多官大一阶如父母这种规矩,相处也非常的平和,这样的当堂追问,在朝堂之上许多四五品的官员都敢对李二开口,更何况华州这里一个县令对州长史提问了。

  所以在座的也没有感觉到有多么奇怪。

  更厉害的却是柳长史,一指李元兴:“秦王殿下在这里,不如请殿下作答!”

  李元兴怎么回答,这个详细的数据他没有去读,他只看平均值。可既然问到了,李元兴只好回答道:“最多有多少,最少有多少,本王没有细查,本王却是知道,本王亲卫白二娃的长兄已经单独立户,夫妻两人加上幼子,今夏实收银钱三十一贯,粮两万斤!”

  说完,李元兴侧目看向元春,想知道元春是否看过这些细节的部分。

  元春看到李元兴注视自己,靠前半步:“殿下,白大家里分得银钱实为二十四贯四百钱,还有六贯钱是他在工坊帮工所得,粮食为南瓜四千斤,红薯一万斤,玉米四千斤,麦子只有一千一百斤。后用红薯换得精粮七千一百斤,因为家中粮仓装满,多余的粮食又换得约五贯钱。”

  “继续!”

  李元兴看华州众官员听的认真,既然元春知道,那就继续讲。

  “收入最低一户为长安县东秦王庄一百八十三村王姓一户,一户四口,夫妻两人带着一个七岁,一个四岁的孩童。贞观元年三月初搬入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liao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