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章:儒法之辨_诸天从佛门弟子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因为他深知:理越辩越明的道理。只有了解更多的观点与理论,才能更透彻与深刻的理解儒学。

  所谓儒士就是被人需要的士人,荀子深信这一点。

  想到此,荀子对姬冉道:学宫内,百家林立,你当多看,多听,多思。不可局限一家限制了自己的眼界,浪费了难得的机会。

  姬冉起身行礼道:多谢先生指点!晚辈定当不负先生教诲。

  荀子点点头道:今日不早了,你且回去吧。

  姬冉再次对荀子行了一礼,而后回到自己房间休息。

  时间如匆匆流水,一转眼已经是姬冉来到稷下学宫的第三年。这一年姬冉依旧上午练功,下午去名家听课,晚上依旧去荀子那里读书。

  不过读的不再是儒家的书,而是法家,但此时百家中并没有法家的说法,它还是儒家的一种学说。

  荀子的弟子韩非子,在回归韩国之后整理归纳前人的智慧加上自己以韩国为蓝本的思考,最终形成的一套可行的治国管理方略。

  这个时候人们才称呼它为法家。

  法家最大的特色就是平民政治,法家学说受益的人中,最多的就是平民,诸子百家中为平民考虑的学说也只有法家。

  儒家更多的还是为士人准备的学说。所以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整理包括慎到申不害商鞅等人的作品后。

  姬冉打算与荀子来一次儒法之辨。没错姬冉的病已经治好,半年前,公孙存德在反复权衡之后还是把名家秘典《闻名天下》传给了姬冉。

  并要求姬冉不可以外传,姬冉也在拿到秘典后,潜心修炼,近日有所收获,只是初步强化了口鼻三窍。

  如此,姬冉就也不再装口吃,而是开始正常说话。

  是日,姬冉先是跟公孙存德请了假,而后径直前往荀子住所。

  进

 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屋后,对着荀子行礼说道:弟子近一年的时间都在研究整理法学相关的典籍,这几日有所收获,所以想与先生请教一番。

  荀子一听也来了兴趣,说实话,荀子也看到了法学对于儒学的补充与好处。但商鞅的例子就在不远,所以他并没有大力提倡。

  如今听到有人想跟自己辨法,也是极有兴致。

  想了一会儿,姬冉觉得儒法不论是谁,最终都需要用在朝堂上,不如就以君王期待的文武的样子开始破题吧。

  姬冉说道:请问先生,怎么才能让士人不爱钱,将军不怕死?

  荀子道: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?

  姬冉回答说:一个君主,肯定希望可以政令通达,上下一心。如今战乱频频,如果士人贪财,那么很多地方一定会出现政令无法传达的结果。

  比如,将士的阵亡金,军饷,每年的税收。这些都是让人心生贪念的事情。

  而战争,归根结底需要近身搏斗,一个不怕死的将军带来的胜利一定比怕死的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liao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